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隐塞

下一个:隐怀

隐逸

【拼音】: yǐn yì
【注音】: 一ㄣˇ一ˋ
【结构】: 隐(左右结构)逸(半包围结构)
【简体】: 隐逸
【繁体】: 隱逸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隐逸yǐnyì。(1)隐居不仕,遁匿山林,也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隐居避世。隐逸[yǐnyì]⒈隐居不仕,遁匿山林,也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隐居避世。例花之隐逸者。——宋·周敦颐《爱莲说》隐逸山林。英privacy;
基础解释
1.避世隐居。2.指隐居的人。
引证解释
⒈犹隐居;隐遁。引《汉书·何武传》:“吏治行有茂异,民有隐逸,乃当召见,不可有所私问。”晋葛洪《抱朴子·贵贤》:“世有隐逸之民,而无独立之主者,士可以嘉遁而无忧,君不可以无臣而致治。”丁玲《一九三〇年春上海(之一)》:“他不能像过去的一些隐逸之士能逃掉一切。”⒉指隐居之士。引《后汉书·岑熙传》:“迁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宋苏舜钦《独游辋川》诗:“隐逸何曾见,孤吟对古松。”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八》:“不知那些学‘声光化电’的‘新进英贤’,能否驼着山野隐逸,海滨遗老,折衷一世?”
网络解释
隐逸隐逸,汉语词汇。
释义
1、犹隐居;隐遁。2、指隐居之士。
综合释义
犹隐居;隐遁。《汉书·何武传》:“吏治行有茂异,民有隐逸,乃当召见,不可有所私问。”晋葛洪《抱朴子·贵贤》:“世有隐逸之民,而无独立之主者,士可以嘉遁而无忧,君不可以无臣而致治。”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他不能像过去的一些隐逸之士能逃掉一切。”指隐居之士。《后汉书·岑熙传》:“迁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宋苏舜钦《独游辋川》诗:“隐逸何曾见,孤吟对古松。”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八》:“不知那些学‘声光化电’的‘新进英贤’,能否驼着山野隐逸,海滨遗老,折衷一世?”
网友释义
轨迹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隐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大致有如下轨迹:【萌芽期】——先秦【发展期】——两汉【成熟期】——魏晋南北朝【精致期】——宋元则是由精致而蜕变的流程【衰变期】——明清时则走向了衰落与尾声
汉语大词典
(1).犹隐居;隐遁。《汉书·何武传》:“吏治行有茂异,民有隐逸,乃当召见,不可有所私问。”晋葛洪《抱朴子·贵贤》:“世有隐逸之民,而无独立之主者,士可以嘉遁而无忧,君不可以无臣而致治。”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他不能像过去的一些隐逸之士能逃掉一切。”(2).指隐居之士。《后汉书·岑熙传》:“迁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宋苏舜钦《独游辋川》诗:“隐逸何曾见,孤吟对古松。”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八》:“不知那些学‘声光化电’的‘新进英贤’,能否驼着山野隐逸,海滨遗老,折衷一世?”
国语辞典
隐居、退隐。隐逸[yǐnyì]⒈隐居、退隐。引唐·杜甫〈奉寄河南韦尹丈人〉诗:「青囊仍隐逸,章甫尚西东。」宋·周敦颐〈爱莲说〉:「菊,花之隐逸者也。」⒉隐居的高士。引《后汉书·卷一七·岑彭传》:「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我们与山林隐逸不同,既然奉旨召我,君臣之礼是傲不得的。」
辞典修订版
隐居、退隐。唐.杜甫〈奉寄河南韦尹丈人〉诗:「青囊仍隐逸,章甫尚西东。」宋.周敦颐〈爱莲说〉:「菊,花之隐逸者也。」隐居的高士。《后汉书.卷一七.岑彭传》:「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我们与山林隐逸不同,既然奉旨召我,君臣之礼是傲不得的。」
其他释义
避世隐居。也指隐居的人:隐逸之士|招聘隐逸,参与政事|菊,花之隐逸者也。
近义词
隐居
隐逸

在枯进旁,长着不少的花卉,成了一道优美的风景,那细小的菊花,蕴含着隐逸者的深意。

有很多名人轶事宛如不知名的小花在花卉园中隐逸,无论何时何地,都等你去探寻。

旧社会,有些知识分子很推崇那种岩居穴处、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

在人生观与佛道观方面,储光羲在隐逸性质、陶渊明思想的接受、道家思想的接受三个方面相对王维和孟浩然而言是不同的。

所以,我们常常称美丽的,隐逸的少女,或隐居山中,鄙视名利权势的大学者为“空谷幽兰”。

陈贞慧于顺治十三年卒;冒辟疆在康熙年间,“复以山林隐逸及博学鸿词荐,亦不就”,遂终老于乡里。

孤山的秀丽景色与城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人们对林逋隐逸的评判。

此诗颇有陶潜神韵,但并不是纯粹的隐逸之作,对世事,对前程,他的怨怅很深,不过是故作洒脱而己,其所恋者,仍是红尘功名,仍执着于生命的欢欣。

九僧的诗大多描写清幽的山林景色和隐逸生活。

他的名字叫寒山子,为中唐时期著名隐逸诗人。

更多 >>

字义分解

yǐn

[ yǐn ]

1. 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

2. 伤痛:隐恻。

3. 怜悯:恻隐之心。


(1)(形)安乐;安闲:安~|以~待劳|一劳永~。

(2)(动)逃跑:奔~|逃~。

(3)(动)避世隐居:隐~|~居。

(4)(动)散失;失传:~文|~书|~事|~闻。

(5)(动)超过一般:超~|~群。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