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畬民

下一个:省民

生民

【拼音】: shēng mín
【注音】: ㄕㄥㄇ一ㄣˊ
【结构】: 生(独体结构)民(独体结构)
【简体】: 生民
【繁体】: 生民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生民shēngmín。(1)指人民。生民[shēngmín]⒈指人民。例泽润生民。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宋·苏轼《教战守》英thepeople;commonpeople;
基础解释
指人民。
引证解释
⒈人民。引《书·毕命》:“道洽政治,泽润生民。”三国魏曹操《蒿里行》:“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杏黄旗上七个字,替天行道救生民。”《清史稿·世祖纪二》:“国家设官,必公忠自矢,方能裨益生民,共襄盛治。”⒉生育人。引《国语·晋语四》:“男女相及以生民也。”《孔子家语·本命》:“男子十六精通,女子十四而化,是则可以生民矣。”⒊犹言人类诞生。引《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已来,固常然矣。”宋苏轼《秦始皇帝论》:“昔者生民之初,不知所以养生之具。”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上》:“然自太古生民,近者二十万岁。”⒋指人类。引《孟子·公孙丑上》:“‘伯夷、伊尹於孔子,若是班乎?’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⒌保全士兵生命。引《左传·宣公十二年》:“随季曰:‘楚师方壮,若萃於我,吾师必尽,不如收而去之。分谤、生民、不亦可乎?’”杜预注:“同奔为分谤,不战为生民。”清唐甄《潜书·仁师》:“古之用兵者,皆以生民,非以杀民;后之用兵者,皆以杀民,非以生民。”⒍养民。引《左传·文公六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於是乎在矣。”《逸周书·本典》:“生民知常利之道,则国彊。”《荀子·致士》:“凡节奏欲陵,生民欲宽。”杨倞注:“生民,谓以德教生养民也。”
综合释义
人民。《书·毕命》:“道洽政治,泽润生民。”三国魏曹操《蒿里行》:“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杏黄旗上七个字,替天行道救生民。”《清史稿·世祖纪二》:“国家设官,必公忠自矢,方能裨益生民,共襄盛治。”生育人。《国语·晋语四》:“男女相及以生民也。”《孔子家语·本命》:“男子十六精通,女子十四而化,是则可以生民矣。”犹言人类诞生。《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已来,固常然矣。”宋苏轼《秦始皇帝论》:“昔者生民之初,不知所以养生之具。”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上》:“然自太古生民,近者二十万岁。”指人类。《孟子·公孙丑上》:“‘伯夷、伊尹於孔子,若是班乎?’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保全士兵生命。《左传·宣公十二年》:“随季曰:‘楚师方壮,若萃於我,吾师必尽,不如收而去之。分谤、生民、不亦可乎?’”杜预注:“同奔为分谤,不战为生民。”清唐甄《潜书·仁师》:“古之用兵者,皆以生民,非以杀民;后之用兵者,皆以杀民,非以生民。”养民。《左传·文公六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於是乎在矣。”《逸周书·本典》:“生民知常利之道,则国彊。”《荀子·致士》:“凡节奏欲陵,生民欲宽。”杨倞注:“生民,谓以德教生养民也。”生民[shēngmín]人民。《孝经.丧亲章》:「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孟子.公孙丑上》:「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教养人民。《左传.文公六年》:「闺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荀子.致仕》:「凡节奏欲陵,而生民欲宽。」
汉语大词典
(1).人民。《书·毕命》:“道洽政治,泽润生民。”三国魏曹操《蒿里行》:“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杏黄旗上七个字,替天行道救生民。”《清史稿·世祖纪二》:“国家设官,必公忠自矢,方能裨益生民,共襄盛治。”(2).生育人。《国语·晋语四》:“男女相及以生民也。”《孔子家语·本命》:“男子十六精通,女子十四而化,是则可以生民矣。”(3).犹言人类诞生。《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已来,固常然矣。”宋苏轼《秦始皇帝论》:“昔者生民之初,不知所以养生之具。”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上》:“然自太古生民,近者二十万岁。”(4).指人类。《孟子·公孙丑上》:“‘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5).保全士兵生命。《左传·宣公十二年》:“随季曰:‘楚师方壮,若萃于我,吾师必尽,不如收而去之。分谤、生民、不亦可乎?’”杜预注:“同奔为分谤,不战为生民。”清唐甄《潜书·仁师》:“古之用兵者,皆以生民,非以杀民;后之用兵者,皆以杀民,非以生民。”(6).养民。《左传·文公六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逸周书·本典》:“生民知常利之道,则国彊。”《荀子·致士》:“凡节奏欲陵,生民欲宽。”杨倞注:“生民,谓以德教生养民也。”
国语辞典
人民。生民[shēngmín]⒈人民。引《孝经·丧亲章》:「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孟子·公孙丑上》:「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⒉教养人民。引《左传·文公六年》:「闺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荀子·致仕》:「凡节奏欲陵,而生民欲宽。」
辞典修订版
人民。《孝经.丧亲章》:「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孟子.公孙丑上》:「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教养人民。《左传.文公六年》:「闺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荀子.致仕》:「凡节奏欲陵,而生民欲宽。」
其他释义
《诗·大雅》篇名。记叙周的始祖后稷的诞生及其经历的磨难和播种五谷的事迹。诗中所写后稷之母因脚踩天帝足迹而怀孕以及后稷被母亲抛弃荒野时受牛羊、飞鸟庇护的故事,有着浓厚的神话色彩。
生民

趁此女深知息火之法,断绝火根,还他扇子,小神居此苟安,拯救这方生民

逐鹿之战,黄帝定鼎中原,结束了自从洪荒以来,巫妖二族占据地表,以人间为战场,激烈鏖战而致生灵涂炭生民倒悬的历史。

河山破碎,似风抛败絮,生民流徙,浑如雨打飘萍,八九野,豆剖瓜分。

届时皇恩被于四海,生民熙熙向化,天下臣服,河清海晏,八荒竞凑,万国咸通;似李太江小小知县之流,便不改弦更张,收敛形迹,亦不过疥癣微疾,又何劳陛下忧心哉?

昔之贤哲及一介之善,犹或卫其丘垄,禁其刍牧,况尼父德表生民,功被百代,而坟茔荒芜,荆棘弗翦。

我国家肇基东土,列圣相承,保万邦,天心笃佑,德教弘敷,恩施遐畅,登生民于衽席,遍中外而尊亲者,百年于兹矣。

看不惯政府官员舞文弄法,积弊丛生,民众纷纷走上街头抗议。

更有甚者,这些抗议和对抗行动或许会使中国人产生仇外心理,滋生民族主义情绪,中国也许会从目前的开放倒退到几十年前的闭关锁国的状态中。

在明山县暗访时,他发现这里已成为官匪相通、官昏法曲、官报私仇、官官相护、民不堪命、民不聊生、民生凋敝、民怨沸腾的混浊社会。

柳宗元一生游踪可分为入仕之前、贬谪途中、永州时期和柳州时期四个阶段,其间形成了寄情山水、重视生民的“统合儒释”的旅游思想。

更多 >>

字义分解

shēng

[ shēng ]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生。滋生。生长。

2. 造出:生产。

3. 活的,有活力的: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

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生。丧生。卫生。

5. 生活,维持生活的:生计。生意。

6. 整个生活阶段:一生。平生。今生。

7. 发出,起动: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

8. 使燃料燃烧起来:生火。

9. 植物果实不成熟:生瓜。

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生饭。生水。

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生疏。生客。生字。陌生。

12. 不熟练的:生手。

13. 未经炼制的生铁。

14. 硬:态度生硬生吞活剥。

15. 甚,深:生怕。生疼。

16. 正在学习的人:学生。门生。

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生。医生。

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生。老生。武生。

19. 词尾:好生休养。

20. 姓。

mín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