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临深履薄

【拼音】: lín shēn lǚ bó
【简体】: 临深履薄
【繁体】: 臨深履薄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⒈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面临深渊,脚踏薄冰。后因以“临深履薄”喻谨慎戒惧。亦作:临深履冰。临深履薄[línshēnlǚbó]⒈《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面临深渊,脚踏薄冰。后因以“临深履薄”喻谨慎戒惧。亦作:临深履冰。
基础解释
临:面临。履:踩,踏。面临深渊,脚踏薄冰。形容做事小心谨慎,提心吊胆。也指处境艰难。也作“临深履冰”。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引:《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面临深渊,脚踏薄冰。后因以“临深履薄”喻谨慎戒惧。《后汉书·杨终传》:“今君位地尊重,海内所望,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晋葛洪《抱朴子·诘鲍》:“王者忧劳於上,台鼎顰顣於下,临深履薄,惧祸之及。”唐吴兢《贞观政要·论政体》:“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清史稿·圣祖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亦作《清史稿·圣祖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亦作亦作《清史稿·圣祖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亦作亦作亦作《清史稿·圣祖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亦作亦作亦作亦作《清史稿·圣祖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清史稿·圣祖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清史稿·圣祖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亦作“临深履冰”。晋葛洪《抱朴子·君道》:“诚能事过乎俭,临深履冰,居安不忘乘奔之戒,处存不废虑亡之惧。”亦省作“临履”。三国吴薛综《与诸葛恪书》:“虽实国家威灵之所加,亦信元帅临履之所致也。”⒈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引《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面临深渊,脚踏薄冰。后因以“临深履薄”喻谨慎戒惧。《后汉书·杨终传》:“今君位地尊重,海内所望,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晋葛洪《抱朴子·诘鲍》:“王者忧劳於上,台鼎顰顣於下,临深履薄,惧祸之及。”唐吴兢《贞观政要·论政体》:“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清史稿·圣祖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亦作《清史稿·圣祖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亦作亦作《清史稿·圣祖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亦作亦作亦作《清史稿·圣祖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亦作亦作亦作亦作《清史稿·圣祖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清史稿·圣祖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清史稿·圣祖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亦作“临深履冰”。晋葛洪《抱朴子·君道》:“诚能事过乎俭,临深履冰,居安不忘乘奔之戒,处存不废虑亡之惧。”亦省作“临履”。三国吴薛综《与诸葛恪书》:“虽实国家威灵之所加,亦信元帅临履之所致也。”
综合释义
深:深渊;履:踩踏;薄:薄冰。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岂可不~,以为至戒?◎《后汉书·杨终传》
网友释义
【释义】深:深渊;履:踩踏;薄:薄冰。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国语辞典
⒈ 走近深渊,踩在薄冰上。语本比喻戒慎恐惧,十分小心。也作「临深履冰」、「履薄临深」。引:《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汉书·卷四八·杨终戒传》:「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文选·潘岳·西征赋》:「心战惧以兢悚,如临深而履薄。」反孟浪轻狂临深履薄[línshēnlǚbó]⒈走近深渊,踩在薄冰上。语本比喻戒慎恐惧,十分小心。也作「临深履冰」、「履薄临深」。引《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汉书·卷四八·杨终戒传》:「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文选·潘岳·西征赋》:「心战惧以兢悚,如临深而履薄。」反孟浪轻狂成语解释临深履薄
辞典修订版
走近深渊,踩在薄冰上。语本《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比喻戒慎恐惧,十分小心。《后汉书.卷四八.杨终戒传》:「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文选.潘岳.西征赋》:「心战惧以兢悚,如临深而履薄。」也作「临深履冰」、「履薄临深」。
成语词典版
01.《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列传.济南安王康》:「今数游诸第,晨夜无节,又非所以远防未然,临深履薄之法也。」02.晋.潘岳〈西征赋〉:「心战惧以兢悚,如临深而履薄。」03.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若居围城之中,憔悴容色,除去饰玩,常为临深履薄之状焉。」04.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政体》:「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05.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九.好及第恶登科》:「古人举事之所难者,大则赴汤火,次则临深履薄。」06.《清史稿.卷八.圣祖本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
其他释义
深:深渊;履:踩踏;薄:薄冰。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出处
宋·黄庭坚《祭司马谏议之》:“公休重厚而明惠;和而清;小心畏义;临渊履冰;学问醇一。”
近义词
临深履冰 兢兢业业 小心谨慎 提心吊胆 履薄临深
近义词
胆大妄为 无所忌惮 昂首阔步
临深履薄

做事情常常采取临深履薄的态度,便可免却许多不必要的错误。

尽管身居高位,他的处事仍如临深履薄,丝毫不敢大意。

他在这次人事调动中能不降反升,都是因为他平时处事临深履薄,深获上司欣赏的缘故。

他在这次人事调动中能不降反昇,都是因为他平时处事临深履薄,深获上司欣赏的缘故。

尽避身居高位,他的处事仍如临深履薄,丝毫不敢大意。

他是一位慈祥的老人,自信而坚强,做事之前一定会做到胸有成竹;做的时候又小心翼翼,如临深履薄。跟着他学习一阵子后,敬重之心便会油然而生,而从他那里学到的方法也会让我做起事来事半功倍。

那时候;我虽然身为一局之长;似乎很受器重;但矛盾重重;经常碰到棘手的问题;终日临深履薄;战战兢兢;生怕一不小心就犯错误。

他始终抱着临深履薄纺态度,在别人眼中,也许过于小心,但却使他在职务上从不出差错。

他始终抱著临深履薄的态度,在别人眼中,也许过于小心,但却使他在职务上从不出差错。

他始终抱着临深履薄的态度,在别人眼中,也许过于小心,但却使他在职务上从不出差错。

更多 >>

字义分解

lín

1.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临。临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

2.  到,来:光临。莅临。亲临。

3.  遭遇,碰到:临时。面临。

4.  挨着,靠近:临近。临街。临终。临危。临阵磨枪。

5.  照样子摹仿字画:临摹。临帖。临写。

6.  旧时指帝王上朝:临朝。临政。

7.  姓。

shēn

(1)(形)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2)(名)深度:河水只有三尺~。

(3)(形)深奥:由浅入~。

(4)(形)深刻;深入:~谈。

(5)(形)(感情)厚;(关系)密切:~情厚谊。

(6)(颜色)浓:~红|~绿。

(7)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秋。

(8)(副)很;十分:~知|~信。

(1)(名)鞋:衣~|革~|削足适~。

(2)(动)踩;走:~险如夷|如~薄冰。

(3)(名)脚步:步~。

(4)(动)履行:~约。

[ báo ]

1. 厚度小的:薄片。薄饼。

2. 冷淡,不热情:薄待。

3. 味道淡:薄酒。

4. 土地不肥沃:薄田。

[ bó ]

1. 义同(一),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厚薄”,“浅薄”,“尖嘴薄舌”等。

2. 轻微,少:薄礼。薄产。薄命。薄寒。薄酬。菲薄。

3. 不庄重,不厚道:薄夫。薄幸(负心)。薄情。轻薄。刻薄。

4. 轻视:鄙薄。厚今薄古。

5. 不充实,不坚强:薄弱。

6. 迫近:薄近。薄暮(傍晚)。日薄西山。

7. 古同“箔”,帘子。

8. 姓。

[ bò ]

1. [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有清凉香味,可入药。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