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鱼目混珠

【拼音】: yú mù hùn zhū
【注音】: ㄩˊㄇㄨˋㄏㄨㄣˋㄓㄨ
【词性】: 动词、成语。
【简体】: 鱼目混珠
【繁体】: 魚目混珠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鱼目混珠yúmù-hùnzhū。(1)鱼眼睛掺杂在珍珠里面。比喻以假乱真。鱼目混珠[yúmùhùnzhū]⒈鱼眼睛掺杂在珍珠里面。比喻以假乱真。例他道你是鱼目混珠,你该罚他一钟酒。——《花月痕》英passofffisheyesforpearls;mixthegenuinewiththefictitious;
基础解释
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冒充真的。[近]滥竽充数。
引证解释
⒈一本作“鱼目混珎”。引《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檟。”《玉娇梨》第十二回:“唯门生以鱼目混珠,有辱宗师藻鑑。”浩然《艳阳天》第二卷第八十章:“咱们得弄清楚是非,不能鱼目混珠。”唐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蝘蜓嘲龙,鱼目混珍。”宋司马光《稷下赋》:“珷玞乱玉,鱼目间珠,泥沙涨者其泉慁,莨莠茂者其穀芜。”
综合释义
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可是这些卖国的老爷们不是也在~,也在自称为爱国忧民的志士吗?◎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网友释义
把鱼眼珠杂混在珍珠中,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汉语大词典
《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后因以“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玉娇梨》第十二回:“唯门生以鱼目混珠,有辱宗师藻鉴。”浩然《艳阳天》第二卷第八十章:“咱们得弄清楚是非,不能鱼目混珠。”亦作“鱼目混珍”、“鱼目间珠”。唐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蝘蜓嘲龙,鱼目混珍。”一本作“鱼目混珍”。宋司马光《稷下赋》:“珷玞乱玉,鱼目间珠,泥沙涨者其泉慁,莨莠茂者其谷芜。”
国语辞典
以鱼眼睛混充珍珠。语本《文选.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牋》:「惟此鱼目」句下李善注引《韩诗外传》:「白骨类象,鱼目似珠。」比喻以假乱真。《花月痕.第一七回》:「他道你是鱼目混珠,你该罚他钟酒。」鱼目混珠[yúmùhùnzhū]⒈以鱼眼睛混充珍珠。语本句下李善注引比喻以假乱真。引《文选·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牋》:「惟此鱼目」《韩诗外传》:「白骨类象,鱼目似珠。」《花月痕·第一七回》:「他道你是鱼目混珠,你该罚他钟酒。」成语解释鱼目混珠
辞典修订版
以鱼眼睛混充珍珠。语本《文选.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牋》:「惟此鱼目」句下李善注引《韩诗外传》:「白骨类象,鱼目似珠。」比喻以假乱真。《花月痕.第一七回》:「他道你是鱼目混珠,你该罚他锺酒。」
辞典简编版
以鱼眼睛混充珍珠。比喻以假乱真。语本《文选.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牋》:「惟此鱼目」句下李善注引《韩诗外传》。 【造句】收藏古董要先培养监定能力,以免买到鱼目混珠的假货。
成语词典版
01.《张右史文集.卷三七.同文唱和.柳子文.诗呈同院诸公》:「得句酬数,忘言笑语稀。自惭初学步,鱼目混珠玑。」02.明.宋登春〈荅子愿书〉:「物有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者,所以为难也。鱼目混珠,非海客不能识之;燕石似玉,非良工不能辨之。」03.明.朱诚泳〈送童世奇黄门回京〉诗:「近臣承诏下銮坡,跋涉其如远道何!鱼目混珠须辩早,角弓入酒莫疑多。」04.《济公传.第一七三回》:「我带来三身官人的衣裳靴帽,你同你姐姐都换上,我也换上。济公说了,见楼下旋风一起,你我就下楼逃走,这叫鱼目混珠。」05.清.孙星衍〈汉宫访古〉诗:「阿房一炬成焦士,金铜仙人泣移处。长安所遇故物稀,片瓦千年出荒圃。……世人知宝宣德制,鱼目混珠吁可悲。」06.《花月痕.第一七回》:「采秋笑道:『鱼有鱼的目,蚌有蚌的珠;你要把蚌的珠,换鱼的目,鱼怎么愿呢?』痴珠含笑要答,剑秋拍掌大笑,道:『痴珠!他道你是鱼目混珠,你该罚他一锺酒!』」
其他释义
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典故
从前,有个叫满意的人在一个处于蛮荒之地的不起眼的小铺子里,用所有的钱买了一颗大珍珠。回到家后,他把大珍珠放进一个特意制作的盒子里,好好地收藏起来。只有在过年时,他才拿出来给一些朋友看。满意有个叫寿量的邻居,家里藏有一颗祖传的大珍珠,常想拿出来和满意比一比。可祖宗有遗训,不可轻易示人,只好作罢。不久,两人都得了一种怪病,卧床不起。看了好多医生,吃了好多药,可病情仍不见好转。一日,街上来了一个据说能治各种疑难杂症的游方郎中。两家人分别将其请到家中,郎中看完病后,说此病需要以珍珠粉来合药,才能彻底治愈。他留下一个方子,便匆匆走了。可是满意怎么也舍不得残损那颗稀世珍珠,所以就只吃了方子上其他的药;而寿量则吃了用家传珍珠粉合的药。后来郎中得知满意并未服用珍珠粉,前去一看,发现他的珍珠的确是稀世之宝。而郎中一看寿量的珍珠就说:“这是海洋中一种大鱼的眼睛,以鱼目混充珍珠,哪能治好你的病呢?”
出处
晋·卢谌《赠刘琨》:“夜光报于鱼目。”李善注引《雒书》郑玄注:“鱼目乱真珠”。
近义词
滥竽充数 以假乱真 鱼目混珍 泥沙俱下 碌碌无为 鱼龙混杂 冒名顶替 狗尾续貂 老婆当军 以次充好 狗尾续
近义词
泾渭分明 一清二楚 黑白分明 判若鸿沟 是非分明
鱼目混珠

第一,所有小分队成员,胳膊上加上类似白狼帮标志的图案鱼目混珠,这样练级的时候只要没人挨个查看,基本能蒙混过去。

余华曾说,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色彩纷呈,常常是好坏参半,鱼目混珠,真假难分,只有用心地“辨”,才能分辨真假好坏,才能认清东西南北。

大千世界里有着众多色彩缤纷、美丽无比的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好坏参半、真假难分,我们要时刻辨别,在这鱼目混珠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的道路。否则,就会迷失自己的方向,成了迷路的羔羊。

他鉴别古代的图书版本有丰富的经验,要想鱼目混珠,那比登天还难。

傍晚有很多老太太在广场上跳舞,有几位老太太舞得是有板有眼仿佛旁若无人;也有几位老太太舞得不是很好但也不能说是鱼目混珠

这家公司为打击对手,故意推出包装相似的產品来鱼目混珠,低价促销。

这家公司为打击对手,故意推出包装相似的产品来鱼目混珠,低价促销。

真假难分,我们要时刻辨别,在这鱼目混珠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的道路。否则,就会迷失自己的方向,成了迷路的羔羊。

最近市场上有人鱼目混珠,企图用假冒产品替代名优商品,消费者可要擦亮眼睛,防止上当受骗。

更多 >>

字义分解

(1)(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白|~鳔|~叉|~池|~翅|~虫|~唇|~刺|~冻儿|~肚|~饵|~粉|~缸|~狗|~鼓|~花|~胶|~具|~口|~类|~鳞。

(2)(Yú)姓。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

hùn

[ hùn ]

1. 搀杂在一起:混杂。混和。混同。混淆。混为一谈。

2. 乱,胡乱:混乱。混世魔王。

3. 蒙,充:蒙混。混充。混进。鱼目混珠。

4. 苟且度过:胡混。混事。

[ hún ]

1. 同“浑”。

zhū

(1)(名)珠子:~宝|~翠|~帘。

(2)(名)(~儿)小的球形的东西:泪~儿。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