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慷他人之慨

【拼音】: kāng tā rén zhī kǎi
【繁体】: 慷他人之慨
【拼音】: kāng tā rén zhī kǎi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⒈ 谓利用别人财物做人情或任意挥霍而毫不吝惜。慷他人之慨[kāngtārénzhīkǎi]⒈谓利用别人财物做人情或任意挥霍而毫不吝惜。
基础解释
指利用他人的钱财来做人情或装饰场面。
引证解释
⒈ 谓利用别人财物做人情或任意挥霍而毫不吝惜。引:明李贽《寒灯小话》三:“况慷他人之慨,费别姓之财,於人为不利,於己甚无谓乎?”《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满生总是慷他人之慨,落得快活。”叶圣陶《老沉的儿子》:“你说他们慷他人之慨吗?不然。”⒈谓利用别人财物做人情或任意挥霍而毫不吝惜。引明李贽《寒灯小话》三:“况慷他人之慨,费别姓之财,於人为不利,於己甚无谓乎?”《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满生总是慷他人之慨,落得快活。”叶圣陶《老沉的儿子》:“你说他们慷他人之慨吗?不然。”
网友释义
慷他人之慨,出自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意为“利用他人的财物作人情或装饰场面”。
汉语大词典
谓利用别人财物做人情或任意挥霍而毫不吝惜。明李贽《寒灯小话》三:“况慷他人之慨,费别姓之财,于人为不利,于己甚无谓乎?”《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满生总是慷他人之慨,落得快活。”叶圣陶《老沈的儿子》:“你说他们慷他人之慨吗?不然。”
国语辞典
⒈ 利用他人的财物,为自己做人情。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满生总是慷他人之慨,落得快活。」慷他人之慨[kāngtārénzhīkǎi]⒈利用他人的财物,为自己做人情。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满生总是慷他人之慨,落得快活。」成语解释慷他人之慨
辞典修订版
利用他人的财物,为自己做人情。《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满生总是慷他人之慨,落得快活。」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利用他人的财物,为自己做人情。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满生总是慷他人之慨,落得快活。
其他释义
利用他人的财物作人情或装饰场面。
出处
明·李贽《焚书·寒灯小话》:“况慷他人之慨,费别姓之财,于人为不情,于己甚无谓乎?”
慷他人之慨

这些东西都是晁盖等人劫生辰纲所得,王伦这不过是慷他人之慨罢了。 

这倒是个办法,反正是慷他人之慨,只不过靠钱财顶多算收买,根本谈不上可靠,若是有更大的诱惑,这些兵卒岂不是又要另投他主。

这第五点,便是主公精于算计,用从何进那屠户搜来的金子诱惑于我,慷他人之慨,借花献佛,若日后处理政事必会得心应手,物尽所用。

敢情我这给部队抚恤也成慷他人之慨啊。

反正是无本买卖,慷他人之慨,断天痕难得大方了一回。

他这种慷他人之慨的做法,让人嗤之以鼻。

历史上国民党就是在台湾搞了土改,美国人则在日本和韩国搞了土改,总之都是慷他人之慨

道兄慷他人之慨,没问过主人呢。

说着似乎是要教唆人吸毒的话语,句芒却从背后掏出一个金黄色的葫芦——那正是帝江的那个酒葫芦——很明显,句芒是在慷他人之慨

她把我送给她的花又送给了你,这真是慷他人之慨啊!

更多 >>

字义分解

kāng

(1)(形)充满正气;情绪激动:~慨。

(2)(形)不吝惜:~慨。

(1)(代)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人。一般用于男性。

(2)(代)虚拟(用在动词和数量词之间):睡~一觉|唱~一曲。

(3)(代)指别一方面或其他地方:早已~去|留作~用。

(4)(代)别的;其它的

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zhī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kǎi

(1)(动)感慨。愤激

(2)(动)感慨。慷慨。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