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不可名状

【拼音】: bù kě míng zhuàng
【简体】: 不可名状
【繁体】: 不可名狀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⒈ 不可用言语来形容(名:说出)英:beyondexpression;cannotdescribeinwords;不可名状[bùkěmíngzhuàng]⒈不可用言语来形容(名:说出)英beyondexpression;cannotdescribeinwords;
基础解释
名:说出。不能够用言语形容。也说不可言状、莫可名状。
引证解释
⒈ 无法用言辞形容。引:唐李復言《杨恭政》:“箱中有奇服,非綺非罗,制若道人之衣;珍华香洁,不可名状。”宋文天祥《乱礁洋》诗序:“在洋中者,或高或低,或大或小,与水相击触,奇怪不可名状。”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某公》:“两鬼捉臂按胸,力脱之,痛苦不可名状。”茅盾《昙》:“她终于被那不可名状的扰乱所征服,她只能偃卧在床上,狼狈地喘着气了。”⒈无法用言辞形容。引唐李復言《杨恭政》:“箱中有奇服,非綺非罗,制若道人之衣;珍华香洁,不可名状。”宋文天祥《乱礁洋》诗序:“在洋中者,或高或低,或大或小,与水相击触,奇怪不可名状。”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某公》:“两鬼捉臂按胸,力脱之,痛苦不可名状。”茅盾《昙》:“她终于被那不可名状的扰乱所征服,她只能偃卧在床上,狼狈地喘着气了。”
综合释义
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拜住不敢十分抬头,已自看得较切,不比前日墙外影响,心中喜不~。◎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九
网友释义
不可名状汉语成语。拼音:bùkěmíngzhuàng释义::意为无法用言辞形容。名:用语言说出。状:描绘,形容。指声音、色彩、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描述。出自《老子》第十四章。
汉语大词典
无法用言辞形容。唐李复言《杨恭政》:“箱中有奇服,非绮非罗,制若道人之衣;珍华香洁,不可名状。”宋文天祥《乱礁洋》诗序:“在洋中者,或高或低,或大或小,与水相击触,奇怪不可名状。”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某公》:“两鬼捉臂按胸,力脱之,痛苦不可名状。”茅盾《昙》:“她终于被那不可名状的扰乱所征服,她只能偃卧在床上,狼狈地喘着气了。”
国语辞典
⒈ 名,指语言文字。不可名状指不能用语言形容。宋·洪迈也作「不可名字」、「莫可名状」。引:《夷坚丙志·卷一一·锦香囊》:「至明,视所遗囊,文锦烂然,非世间物。中贮一合如玳瑁,以香实之,芳气酷烈,不可名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洞房花烛之夜,两新人原是旧相知,又多是吃惊吃吓,哭哭啼啼死边过的,竟得团圆,其乐不可名状。」不可名状[bùkěmíngzhuàng]⒈名,指语言文字。不可名状指不能用语言形容。宋·洪迈也作「不可名字」、「莫可名状」。引《夷坚丙志·卷一一·锦香囊》:「至明,视所遗囊,文锦烂然,非世间物。中贮一合如玳瑁,以香实之,芳气酷烈,不可名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洞房花烛之夜,两新人原是旧相知,又多是吃惊吃吓,哭哭啼啼死边过的,竟得团圆,其乐不可名状。」成语解释不可名状
辞典修订版
名,指语言文字。不可名状指不能用语言形容。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一一.锦香囊》:「至明,视所遗囊,文锦烂然,非世间物。中贮一合如玳瑁,以香实之,芳气酷烈,不可名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洞房花烛之夜,两新人原是旧相知,又多是吃惊吃吓,哭哭啼啼死边过的,竟得团圆,其乐不可名状。」也作「不可名字」、「莫可名状」。
辞典简编版
名,指语言文字。不可名状指不能用言语形容。 【造句】阿里山的日出云海,瞬息万变,其美不可名状。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名,指语言文字。不可名状指不能用语言形容。宋˙洪迈˙夷坚丙志˙卷十一˙锦香囊:至明,视所遗囊,文锦烂然,非世间物。中贮一合如玳瑁,以香实之,芳气酷烈,不可名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九:洞房花烛之夜,两新人原是旧相知,又多是吃惊吃吓,哭香鶊啼死边过的,竟得团圆,其乐不可名状。亦作不可名字?莫可名状。
其他释义
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出处
晋·葛洪《神仙传》:“光彩耀目;不可名状。”
近义词
不堪言状 不可言宣 莫可名状 不可思议 不可胜言 不可言状 无可名状
近义词
模棱两可 一语破的
不可名状

你带着一串笑声从屋外走进客厅,轻松随便地穿一套红色运动衫,那么美丽多姿,那么热情似火,又那么恬淡简朴,一种不可名状的爱慕之情,蓦然在我心中升起。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

顿时,他觉得心里像熬过一副中药,翻滚着一股不可名状的苦味。

在另一个标题中,我用了不可名状,才发现连我自己也搞不清我想讲什么。

当他进去时,不可名状的快乐之波涛,激烈地温柔地荡漾着她,一种奇异的惊心动魄的感觉开始开展着,开展着,直到最后极度的盲目的汜流中,她被淹没而去了。

我想她有点看不起我,因为我高兴得不可名状,有时还服侍她在床上吃早餐呢!

晚上,对着孤灯,我陷入不可名状的思念之中,实在排解不开时,我徘徊在我俩散步的海滩、草地,对着星星、月亮,声声呼唤着你!

层叠的山峦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凌晨三点一刻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感,完全不能动弹。

她约束了自己想否认并追问的不可名状的冲动。

更多 >>

字义分解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kě ]

1. 允许:许可。认可。宁可。

2. 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3. 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4. 适合:可身。可口。可体。

5. 尽,满:可劲儿干。

6. 大约: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他可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

11. 姓。

[ kè ]

1. 〔可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míng

[ míng ]

1.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5.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占有:不名一文。

8.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

zhuàng

(1)(动)形态:~态|奇形怪~。

(2)(名)情况:~况|病~。

(3)(动)陈述或描摹:~语|~其事。

(4)(名)陈述事件或记载事迹的文字:~纸|~子|行~。

(5)(名)褒奖、委任等文件:奖~|委任~。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