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诗词 郑燮 念奴娇·周瑜宅
古诗
古诗大全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郑燮

郑燮   zhèng xiè

清代诗人收录作品:88首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 本    名

    郑燮

  • 别    称

    郑板桥,世称板桥先生

  • 字    号

    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

  • 所处时代

    清代

  • 民族族群

    汉族

  • 出生地

    江苏兴化

  • 出生时间

    1693年11月22日

  • 去世时间

    1766年1月22日

  • 主要作品

    《念奴娇方景两先生庙》《念奴娇高座寺》《山中雪后》《念奴娇台城》《念奴娇孝陵》等

  • 主要成就

    “扬州八怪”代表人物,诗书画世称“三绝”

念奴娇·周瑜宅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 复制全文
zhōu láng nián shǎo zhèng xióng 姿
jiāng dōng rén jié shí wàn jūn fēi
fēng juàn tān qián huáng lóu yún bēng
jīng diàn sǎo biāo shè jiāng liú xiě
xián yáng sān yuè huǒ guāng héng jué
xiǎng háo zhú āi huí tóu bēng
zhàng tán bīng xiē gōng jǐn tiān tǐng xiù
zhōng dào jūn chén bié shǔ jiāo shū
yán liú dǐng fèi lǎo mèi chéng jiān xiá
zhì jīn hèn qín huái yōu yān
  • 诗词译文
  • 诗词注解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周瑜正年轻,雄姿英发,是江东出类拔萃的人才。曹操八十万大军被周瑜的火攻之计一举烧光。曹军为火攻所败,战船被焚,旌旗一空,死尸逐波,血染江水。项羽焚烧秦咸阳宫殿,也赶不上这次火势凶猛。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崩,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周瑜在军帐中听着音乐就指挥了这场战争。周瑜和孙策都天资挺秀,可惜在中年君臣就惜别了。赤壁战后,吴、蜀因争夺荆州连年攻战,加之东汉政权极度动荡不稳,因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计得以成功。周瑜死后,吴国终于灭亡,秦淮流水发出幽咽之声,宛如周郎叹恨不已。

周郎年少:《三国志·周瑜传》载,建安三年孙策授瑜建威中郎将,“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建安十三年破操军时他才三十四岁。

历落:清矫拔俗的样子。

江东:长江以东,指东吴。

风卷滩前黄叶:形容火势凶猛。赤壁之战时曹操南征大军号称八十万,船舰泊于长江北岸赤壁之下,周瑜部将黄盖献火攻之计,遂烧操战船并延烧岸上营垒,操军败退。古时作战供侦察、防守和攻城用的木制高台,这里指曹军的战船。

熛:迸飞的火焰。“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这里形容火势凶猛。

豪竹哀丝:指管弦乐器。“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曲有误,周郎顾。军中帅帐陈虎皮,故云。

中道:中年。公瑾,周瑜字。伯符,孙策字。策,长沙太守孙坚之子,权兄。坚死后,孙策割据江东吴、会稽等五郡,封吴侯。孙策与周瑜是生死之交。建安五年,策死,年仅二十六岁,故云“中道惜别”。

交疏:关系疏远。

炎刘:汉,刘姓,以火德王,故称。

老魅:指曹操。“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