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ér

【笔画】:2

【结构:】:单一结构

【部首:】:

【注音:】:ㄦˊ

【笔顺编号:】:35

【姓名学:】:

【字意五行:】:

【字型分析:】:单一结构

【繁简对应:】:

上一个:

下一个:

笔顺

1

撇

2

竖弯钩

竖弯钩
基本解释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 同本义

儿,孺子也。——《说文》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3) 又如:儿女子(孩童);儿剧(犹儿戏);儿话(孩子话);儿撬(拐棍儿);儿拜(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儿啼(小孩哭);儿孩(孩童)

(4) 儿女,父母所生的子女,第一代后裔 。如:儿孙满堂;小儿;儿女夫妻(结发夫妻,从小的夫妻);儿女之情(指青年男女之间相爱的情感)

(5) 长辈对幼辈的称呼。亦用作轻蔑之称 。如:儿郎(将帅对士兵的称呼)

(6) 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儿,子也。——《广雅·释亲》

汤为儿守舍。——《汉书·张汤传》

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汉书·项藉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阿爷无大儿。——《乐府诗集·木兰诗》

(7) 又如:儿媳(即儿媳妇);儿子花(儿子的影子);儿曹(儿辈);儿息(子息)

(8) 男青年 。如:儿孩儿(男孩子);儿男(男孩,男子)

(9) 年轻人;青年 。如:健儿

(10) 我

(11) 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 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13) 又如:儿家(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你,称女子)

(14) 弟对兄的自称

乃以延宗为相国、 并州刺史,总 山西兵事。 谓曰∶“ 并州阿兄取,儿今去也。”——《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

形容词

(1) 雄性——多指牲畜 。如:儿猫(公猫)

(2) 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宣和中士女观灯者赐酒。有夫妇并游,不获同进,其妇蒙赐,辄怀酒杯,谢词曰:“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盟。”上赐之。——《月令广义》

(1) 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2) 多用作名词后缀 (1)∶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2)∶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3)∶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4)∶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3) 动词的后缀。如:玩儿;火儿

(4) 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康熙字典

儿【子集下】【儿部】 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集韻》《韻會》𠀤而鄰切,音仁。《說文》人也。《玉篇》仁人也。孔子曰:人在下,故詰屈。《戴侗·六書故》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變其勢。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合於下者,若兒若見。《鄭樵·六書略》人象立人,儿象行人。

《集韻》居拜切,音戒。仁人也。(兒)〔古文〕𠒆《唐韻》汝移切《集韻》《韻會》《正韻》如支切,𠀤爾平聲。《說文》孺子也。象形。小兒頭囟未合。

《韻會》男曰兒,女曰嬰。

《韻會》兒,倪也。人之始,如木有端倪。

《倉頡篇》兒,嬬也。謂嬰兒嬬嬬然,幼弱之形也。

《韻會》姓也。漢有兒寬。

《唐韻》五稽切《集韻》《韻會》研奚切《正韻》五黎切,𠀤音霓。姓也。《前漢·藝文志》兒良一篇。《註》師古曰:六國時人也。《兒寬傳》兒寬,千乘人也。

《韻會》弱小也。通作倪。《孟子》反其旄倪。(兒)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儿【卷八】【儿部】

(兒 ér)孺子也。从儿,象小兒頭囟未合。汝移切

说文解字注

(儿)古文奇字也。此冡人部而言。?者、天地之性冣貴者也。此籒文象臂脛之形。其作?者、則古文奇字之?也。如?下曰。天大地大人亦大。故?象人形。古文?也。?下曰。籒文?。則例正同。?與?之義已鳥見於?與?之下。故皆不必㪅言其義。今俗本古文奇字之上𡚶添仁人也三字。是爲蛇足。同字而必異部者、異其从之之字也。象形。孔子曰。儿在下。故詰詘。儿在各本作在人。今依玉篇。詘各本作屈。誤。今正。舉孔子說證象形也。籒文兼象臂脛。古文奇字則惟象股腳。詰詘猶今云屈曲也。如鄰切。十二部。凡儿之屬皆从儿。

辞典解释
【儿】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ér
怎么读:

  • 名词 小孩。  【组词】:「儿童」、「婴儿」。《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名词 子女对父母的自称。《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
  • 名词 称谓。父母对子女的称呼。《水浒传.第四二回》:「我儿,你去了许多时,这几年正在那里安身?」
  • 名词 长辈称呼晚辈。  【组词】:「侄儿」、「孙儿」。
  • 名词 年轻男子。唐.白居易〈杂兴〉诗三首之一:「遂习宫中女,皆如马上儿。」
  • 名词 轻视、辱骂对方为「儿」。《后汉书.卷七五.吕布传》:「布目备曰:『大耳儿最叵信!』」
  • 缀词 附于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之后,构成词,与所附的词合为儿化音,一般无义。附于词尾:(1) 接名词。  【组词】:「花儿」、「鸟儿」、「老头儿」、「美人儿」(2) 接动词。  【组词】:「拐弯儿」、「找蹅儿」。(3) 接副词。  【组词】:「快快儿」、「慢慢儿」。
其他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名词 姓。通「倪」。如汉代有儿宽。
【儿】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ér
怎么读:

  • 小孩。儿童、婴儿
  • 父母称呼子女或子女对父母的自称。我儿、小儿
  • 长辈称呼晚辈。侄儿、孙儿
  • 年轻的人。多指男性。健儿、中华男儿
  • 词缀。附于名词、代名词、形容词、副词等之后,与所附的词合为儿化音,但须读为ㄦ,大多无意义。花儿、这儿、快快儿
其他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小孩。  【组词】:儿童、婴儿
  • 父母称呼子女或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组词】:我儿、小儿
  • 长辈称呼晚辈。  【组词】:侄儿、孙儿
  • 年轻的人。多指男性。  【组词】:健儿、中华男儿
  • 词缀。附于名词、代名词、形容词、副词等之后,与所附的词合为儿化音,但须读为ㄦ,大多无意义。  【组词】:花儿、这儿、快快儿
【儿】的解释(来源:小字典)
基本字义
  • 小孩子。  【组词】:「婴儿」、「幼儿」、「儿童」、「儿戏」、「小儿科」。
  • 年轻人。  【组词】:「中华健儿」。
  • 男孩子。  【组词】:「儿子」、「男儿当自强」。
  • 儿女的总称或自称。  【组词】:「吾儿」、「不孝儿」。
  • 附于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之后,构成衍声复词,与所附的词合为「儿化音」(注音ㄦ),一般而言没有意义。  【组词】:「花儿」、「那儿」、「老头儿」、「慢慢儿」。
百科解释
儿,是一个汉字,读ér、er、ní、rén。〈名〉(1)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2)同本义[child,pl.children](3)ér:基本意义有小孩、儿子、年轻的人等。(4)er:儿化音。(5)ní:姓。通「倪」。

儿字相关知识

儿字的书法
  • 杨守敬

    杨守敬

  • 杨沂孙

    杨沂孙

  • 祁文藻

    祁文藻

  •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 孙过庭

    孙过庭

儿的字源演变
  • 甲骨文

    甲骨文

  • 金文

    金文

  • 小篆

    小篆

  • 楷体

    楷体

儿的字源演变
  • 中国大陆宋体

    中国大陆宋体

  • 台湾细明体

    台湾细明体

  • 香港明体

    香港明体

  • 日本明朝体

    日本明朝体

  • 韩国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 旧字形

    旧字形

Top